鞑契龙王系列旅法师指南(下)

鞑契龙王系列旅法师指南(下)

任建明@CW  - 2016年12月14日

鵬洛客的韃契龍王指南,第二部分


(原译者注:文中譯名以中文版牌面為準,若有錯誤請多包涵。)


這是第二篇鵬洛客指南,描述存在於韃契龍王的韃契世界, 第一部分請見此


被龍統治的世界


如果時代不同的話,韃契將在五位強大可汗的掌握之中,荒漠與森林將會是戰爭帶來的屠戮與災害,部族們會為了巨大的財富與王朝彼此征戰不已,但現世並不是那樣,現世從未被可汗統治,這個現世屬於龍。




寇安甘部落



部落概述


寇安甘族就像他們的龍王一樣魯莽而難以預測,他們任意拿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包括部落的權力與支配權。對這個由令人畏懼的好鬥者所組成的團體來說,並沒有內部的架構可言;他們花在彼此爭鬥的時間和對抗外敵一樣多,無論他們的目標為何,寇安甘族都會以閃電般的殘忍出擊,他們的速度與善變表現在其符號之上:龍之翼。


寇安甘的指命 / Daarken作畫


寇安甘部落的成員會說到「渴望」這個詞 - 那是一種鞭策他們勇往直前、魯莽的戰士精神。他們說渴望是一種持續的想望、一種焦躁的感覺、一種想要堅守其統治的無盡需要。渴望會跟著寇安甘的龍族不斷成長,並且在其風采之中一直膨脹到狂亂的臨界點。當牠們再也無法忍受時,就會投身戰鬥之中,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殺。


龍王寇安甘


每當龍王寇安甘動身,她都會帶著死亡的難以預測性。野蠻而殘忍,比起準備好的餐點,她更享受獵捕與殺戮,這樣的個性也同樣展現在她佔領敵人的領土之時,一旦突襲結束,土地歸她所有,寇安甘也就失去了興趣。一般來說,她只會為了大肆屠殺而宣告領土的所有權,她會使用其閃電吐息進行攻擊,讓領土荒廢無用,只為了享受看著它燃燒之時的樂趣。



龍王寇安甘 / Jaime Jones作畫


和其他的龍王不同,寇安甘不會說話,即便是龍語也不說,沒有什麼是她不能用閃電衝擊或者龍爪飛斬表達的事物。她對身邊集結的部族不太關心,只是為了鞏固其統治而與他們互動。儘管她對自己的部落有著敵意,他們依然為了她的掠食天性而崇拜著她,她也知道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因為他們會永遠跟隨自己。


部落的價值觀


閃擊戰術。寇安甘族的戰士可以在戰場上展現出敏銳的戰術,但他們卻沒有打長期戰的天賦。因此他們轉而倚賴迅捷來擾亂、擊垮敵人。他們常常在天明前開戰,由一隻龍帶領的小隊快速衝出山丘,攻進來不及備戰的敵方側翼或哨站之中。


毀壞就是統治。比起從韃契得到力量,寇安甘族更致力於消滅其他部落的力量。瓦解敵方計劃、消滅營地、搗毀一隻新龍的慶典 - 這些都會被視為一種勝利,寇安甘族渴望自由,不受文化、限制、以及任何形式的榮譽或律法所影響。


部落的結構


寇安甘部落除了領頭巨龍的基本原則以外,很少有內部的架構,而無論是何種短暫的權力,都可以在一點點的統治權競爭之中消失無蹤。龍王是可怖的領導者,利用暴力、殘忍、以及她招牌的善變來維持部落團結。其他寇安甘的龍種散佈韃契各地,在需要時進行掠食。人族戰士跟隨著特定的某隻龍,但沒有特定的職位或階級。



逼從 / Jason Rainville作畫


部落魔法


閃電連通。寇安甘族的龍會吐出閃電擊,牠們的出現常常會從空中召喚出閃電風暴。寇安甘的戰士會利用此等混沌之力,他們透過直接駕馭閃電、把閃電吸收到像旗幟這樣的金屬棒中、並且將閃電引導到敵人身上。他們並非每次都能從這個戰術中存活,但極具突襲效果。


裂口削毀。當寇安甘族的巨龍飛過深谷或裂口,牠們常常會用爪子或翅膀把岩壁削毀,這些碰撞會產生火花,並且在裂口岩壁上留下痕跡,創造出能夠嚇唬闖入者的畫面。


雷霆拍擊。寇安甘族有一種正面迎戰的理論,當遇到障礙時,他們會透過直接搗毀來加以處理。寇安甘族的騎兵將這個理論轉化為一種藝術,透過將閃電織於座騎的步法之上,藉以大大強化其速度,同時將牠們轉化為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物體。即將到來的寇安甘部落,其咆哮聽起來就像雷電的滾動一般。


部落角色


戰虐者。這些好鬥的巨龍既巨大又強壯,身上佈滿戰鬥留下的傷痕。牠們有時候會以螺旋隊形進行攻擊,在彼此身邊製造出嚎叫的旋風,接著用沖刷掉的碎片摧毀敵人的立足之地。




迅襲戰虐者 / Izzy作畫


戰士。幾乎每位寇安甘族的戰士都是訓練有素的鬥士,但只有最令人畏懼、最不擇手段的戰士才能自稱為碎擊者。他們常常徒步獨自進入戰陣,似乎很享受面對面殺掉敵人的感覺。


尖吼山賊。這個部落有許多鬼怪,他們會偷竊、掠奪那些他們可以出手或出牙的鎧甲、武器、物資、或魔法。這些山賊使用刺耳的尖吼來震暈對手、或者讓他們分心,為偷竊及逃跑爭取寶貴的時間。


血頰。在寇安甘族之中,吃人的行為很不常見,有些與黑色魔法力結盟的半獸人或人類會尋求人的血肉,他們能從透過食人得到力量,並且會把血跡留在臉頰之上,藉以警告敵人。血頰在有龍出沒的荒原之中是種可怖的景象。


穢言祭師。這個部落大部分真正的咒語都由祭師執行,寇安甘族的祭師會獨自騎乘好一段時間,他們有時會跟著龍一段距離,並且只會在奇怪的時間點加入其他戰士的行列。祭師們會以奇怪的神秘方言編織魔法,那樣的方言被認為是源於烏金的龍語,但被數百年來的黑暗意圖所扭曲了。




穢言祝願 / Daarken作畫


部落的重要地點


寇安甘族並未宣告其領土,不過韃契的有些區域被認為是他們的土地。


終嚎沼。即便寇安甘與其龍種隨心所欲飛翔,但被寇安甘族視為其土地的中央區域是一片稱為終嚎沼的沼地。


部落的重要人物


司鐘珠高。這個新的時間軸對珠高來說並不友好,他曾是薩坎的敵手以及另一個時代的瑪爾都部族可汗。珠高是一位巨大而脾氣暴躁的半獸人,只能擔任龍王寇安甘的隨從。珠高很淺眠,在寇安甘身邊露宿,總是警戒著巨龍最輕微的一絲移動,當寇安甘起而奮戰,珠高的工作就是響起警鐘,他會用巨劍敲擊部落的龍鐘,把戰士們叫醒加入戰鬥。即便他的責任是侍奉寇安甘及擔任他的傳令使,珠高依然是個精通戰鬥的戰士,他有自己的隨從;如果珠高停止殺戮或者為了確保他們的忠誠而盡情血戰的話,他們會在人數上取勝。


司鐘珠高 / Jason Rainville作畫


碎瓶者。這位被稱為碎瓶者的寇安甘族鬼怪在原本的時間軸中被稱為斷踝或斷踝者,是一位魯莽揮動龍炎瓶的鬼怪。她總是把龍炎瓶隨身攜帶,毫不猶豫地對威嚇著她的人丟出死亡火炎。到目前為止,她總是能逃離接下來發生的大火。



龍炎瓶 / Franz Vohwinkel作畫


格瓦巴澤。在另一個韃契,身為巴澤血脈一員、其祖先可追溯到先人烏魯巴澤的格瓦巴澤,他曾是阿布贊的孓遺,在他父親被阿布贊士兵殺害後,從瑪爾都部族被收養。而在這個時間軸,卓茉卡族並沒有孓遺這樣的傳統,他依然是龍王寇安甘尊貴、虔誠的跟隨者。格瓦控制其他人族,並且懲罰那些無法為龍王帶來相當榮耀的人。




安塔卡部落



部落概述


提供食物,不然就自己成為食物,這便是此部落侍奉永遠飢餓的龍王安塔卡的方式。這種方式導致活存下來的都是韃契史上最殘暴、最兇猛的獵人,他們對龍王證明了自己活著比死了更有價值 - 至少現在是這樣。安塔卡族那無與倫比的蠻野表現在他們的符號上:鋒利的龍爪。



安塔卡的指命 / Chris Rahn作畫


安塔卡族活在龍王的愉悅之下,但龍王的心情就像環境一樣兇猛而善變,不過他們並不畏懼。他們接受並擁抱著自己的命運,以自己適應嚴酷現實的能力為榮。在這個部落的山區範圍中,因快速融冰造成的洪水很常見,正因如此,獵人們會面對到缺乏適當獵物來餵食安塔卡的突發狀況,這驅使他們之中有更多人成為了遊牧民,但安塔卡喜歡如此;他們極度獨立,而他們在獵捕之中最高興的就是知道獵物只屬於自己。


這個部落中大部份的人都飄盪離析,因為他們不覺得需要群聚。不過安塔卡要求部落每隔一段期間便要集結一次,藉此對她表達敬意並獻上大量的食物,她會開心的接受 - 至少在她吃完之前。安塔卡族會遵從龍王的命令,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讓她餓了,那麼自己很快就會成為她的獵物。在安塔卡族聚集時,他們會在火邊以歌唱自娛,歌中的旋律訴說著獵捕的榮耀與興奮之情 - 一場他們渴望能回歸的獵捕。


龍王安塔卡


身為終極的掠食者,安塔卡幾乎把時間都花在獵捕與進食上,對她來說,生命就是一場永恆的盛宴,而她正是餐桌之王。暴食又貪婪,只要安塔卡高興,不管何時何物,安塔卡都可以加以獵捕,她並不會略過自己的龍種,當沒在進食時,她要不是正在考慮下一餐,就是正在接近下一個獵物。沒有她不吃的東西,包括自己的部族成員。


龍王安塔卡 / Karl Kopinski作畫


安塔卡對外交或妥協毫無耐心;她認為說話就是在浪費時間,只是食物們愚蠢的嚼舌根行為而已。她認為解決問題的手段要來得更加直接:咆哮、烤肉、吞食。她認為跟隨者們唯一有價值的時間就是他們對她的餐盤做出貢獻之時,或是當他們自己「跌」到餐盤裡的時候。


融雪野地。在這個時間軸,龍軍閥安塔卡的到來,與誕生其龍種的風暴一同融解了黑山的冰川。許多山頂的冰河都消失了,因快速融冰所導致突來的洪水相當頻繁,這個部落與大地高度連結,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倚賴火焰勝過了水或冰。變遷中的環境代表了習慣山中寒冷的巨型動物會變得更少,長毛象作為安塔卡胃口的第一個犧牲品,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被掃除殆盡,不過,馴鹿群因為暖化而進駐了這片區域,並且成為了主要的食物來源,也能發現像麋鹿以及駝鹿這樣體型更大的鹿。


部落的價值觀


全力求生。比起身為曾經在鐵木爾部落傲然獨立著的生存者,這些人類現在大大減少了。現在,安塔卡族的戰士活在巨龍的喜悅之中。像這樣的狀況會讓大部份的人感到挫敗或乾脆認命,但鐵木爾的後裔要比大部份人堅強,他們做到了先人們一直在做的事:為生存適應環境。他們會採取行動,降低自己成為食物來源的可能性。對安塔卡來說,一個人類之所以活著,是因為他(她)活著的價值要比死了來得高,這樣的價值通常會透過在超過一年的時間裡持續提供同等或超過自身體重的食物來證明。只有最好的獵人與戰士還活著。



噬羽盛宴 / Ryan Barger作畫


獵以餵食。在這個時間軸,這個部落要比之前來得更加遊牧,巨龍無盡的食慾代表了某個區域的獵物會被清掃一空,這也強迫了整個團體都得持續移動。巨龍要求部落定期集結,對她獻上崇敬以及豪奢的饗宴,如果部落無法滿足她,那他們自己就會成為食物。當部落成員不再讚頌巨龍,他們的傳說故事與歌謠描寫的主題也成為了獵捕的興奮之情。


巨龍通常不允許部落使用任何隱匿的手段,不過,她准許為了獵捕而隱藏身影。獵人的毛靴、斗篷、以及手套現在都插著灌木叢與乾草來幫助他們更有效的藏身在那新而沒有白雪覆蓋的地形。


隱藏的傳統。安塔卡很快就把大部份前鐵木爾部族的祭師都吞食殆盡,有部分的原因是他們無法捕獲食物,但主要還是因為畏懼他們的元素魔法所致。少數還存在的祭師默默地保存著古老傳統,他們不再在大家聚會的洞穴牆上塗鴉,改為利用某種雕刻來紀錄部落的歷史以及重要的事件。獵人會在把動物屍體餵給安塔卡之前,從上面取下一個小小的戰利品:可能是一個爪子、一顆尖牙、角上的一部分、或者是腳趾骨。祭師們秘密地雕刻這些物件,並且將它們加入部族行動的隱藏「圖書館」中。


部落魔法


秘密的元素崇拜。安塔卡畏懼祭師們的元素之力,但她不知道他們的廣域低語 - 在恍惚狀態下與所有其他祭師進行交流,在巨龍的整肅開始時,祭師們會秘密地彼此警告,其中最年輕的祭師透過藏匿他們的真正天性而活了下來。祭師不敢在戰鬥中召喚元素,而是將山脈之中的元素之力定位,秘密地加以標記,並以廣域低語分享其知識。


部落角色


龍。安塔卡的龍種都不是睿智的龐然巨物,但其中有些比較聰明,牠們會花費大部份的時間來獵食或彼此爭鬥。



狩兆巨龍 / Aaron Miller作畫


召獵人。這是部落中受尊崇的角色,而且也是安塔卡的餵食負責人。召獵人負責領導獵食或掠奪,但只有在追逐安塔卡指定的目標時負責,這些目標可能是獵捕某種野獸供她進食,或者是偷竊敵方部落的寶藏。她會指派得寵的龍種陪同,同時密切注意獵人。即便有那些限制,召獵人依然有著某些自治的權力。


負爪者。這個戰士階級透過保護獵捕團以及安塔卡邊境來幫助獵捕。這些時常遷徙的戰士會停駐在龍王領土的外圍邊境,他們隨時準備在警報之下遷徙其家庭來保持安塔卡荒野的安全無虞。


隱匿的祭師。那些躲避巨龍整肅的祭師不會像之前那樣穿戴著可以標示其地位的帽子,裝飾著長老頭飾的骨頭飾品也被藏了起來。祭師現在以斥侯之姿存在,負責引領獵人,幫助他們對飢餓的安塔卡有所用處。他們使用自己與元素的連結來定位獵物,同時讓巨龍無從得知獵物的存在,他們不再使用冰元素之力來創造冰之替身。


魔神。許久以前,安塔卡佔領了圜焰克達,憑借將火焰榮光傳揚世界的許諾贏得了魔神的支持。


犬人。邊境犬人如今已十分罕見,他們和熊一樣成為了巨龍喜歡的食物。而身材較瘦、像狼的犬人則依然漫步於山脈之間,他們有時候會與人類一起獵捕,他們能夠快速的奪走一塊肉並且在巨龍注意到他們之前把肉帶回窩裡。



犬人求生家 / Craig J Spearing作畫


食人魔。這些好戰的人族會在山脈間進行獵捕,巨龍把他們視為食物的競爭者,並且鼓勵人類攻擊視線所及的食人魔,這個戰略讓人類與食人魔兩方都持續處於虛弱狀態,並且能供給她許多的肉。


部落的重要地點


巨龍盆地阿亞戈。卡拉基克盆地在這個時間軸已經不復存在,因為巨龍從未殞落。不過,安塔卡首度定居之處已經成為了主要的聚集地點。此處被稱為阿亞戈,是個淺而高的山谷,上面的冰已經融解殆盡,這裏很像一個大型的晚餐餐盤,這並非偶然,因為巨龍會號令其跟隨者在此謁見並餵食她,此處也是她會小心清點其仍活存財產的地方。


部落的其他人物


召獵人蘇拉克。蘇拉克在這個新的時間軸中擁有召獵人的位置,他是領導人,但他並不是曾經的龍爪 - 那個稱號已經不復存在。安塔卡曾因這個因屠龍而給予的敬稱而感到恐怖;龍王在數百年前宣布了禁止使用此一稱號。時至現在,作為一位除了龍什麼都能獵捕的獵人,蘇拉克知道自己被期待能捕殺龍王選擇的目標並提供給她。越是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蘇拉克就獵捕得越有樂趣。即便安塔卡部落的其他人都是為了生存而獵,但蘇拉克不一樣,他獵捕是為了榮耀、榮譽、還有更重要的 - 樂趣。



召獵人蘇拉克 / Wesley Burt作畫


莎科塔。在活存的少數祭師之中並沒有特定的領導者,但其中對元素之力有著最佳感受性的祭師會是廣域低語之中的中心人物,而人類獵人莎科塔就是這樣的角色。她雖然年輕(才剛過青春期),卻極具天賦,她常常作為總斥侯的角色給蘇拉克提供建議。


消形低語者阿瑞爾。阿瑞爾是個異議者,同時也是預見到一個沒有龍的世界的人類低語者。她看著龍王凌虐人族,即便是在人族擁有較強力力量的卓茉卡族或歐祝泰族亦然。她秘密行使著祭師信仰,希望為解放那些不願在安塔卡統治下的人們積累力量。




卓茉卡部落



部落概述


卓茉卡族是真正的社群,龍與沙漠的存活者以他們對龍王的共同忠誠而彼此連結。這個部族擁有龍的堅忍特質,而他們的符號正是龍之鱗。同樣的龍鱗也被穿戴在他們戰鬥用的鎧甲上並給予保護。他們與龍的軍階相近,並且在與卓茉卡龍種的支援與合作之下進行戰鬥。


卓茉卡的指命 / James Ryman作畫


卓茉卡之龍與其他部族成員之間那彼此倚賴且像家族一般的關係在韃契的其他地方是很少見的,龍無庸置疑地居於支配地位,但大家都知道,其他成員的辛勤工作以及才能對整個部族的生存來說也是很關鍵的。卓茉卡部族認為堅忍與榮譽重於一切,他們會努力求生,並且有意義地從容赴死 - 對龍王有益的意義。


龍王卓茉卡


龍王卓茉卡相對而言是位慈悲而專橫的領導者,身為古老而強大的巨龍,她得到了她號令之下的每一吋土地。在戰鬥中,她從不猶豫吐出自己的龍息光波,將膽敢擋路的敵人全數抹煞。歸功於她在艱困的沙漠氣候中堅忍了許多年的經驗,她學到了一種存活者的耐心,她相信其他較差的部落終究會枯萎、殞落,只有在她保護下的部落才足以存活。



龍王卓茉卡 / Eric Deschamps作畫


卓茉卡親自參與她的部落事務,她常常漫遊於領土之間,與其龍督軍以及最高階的下屬進行溝通。如果她發現某個龍巢的狀況改善了,她會繼續飛過。不過,若是她發現了弱點,她並不會加以容忍,若是可能的話,她會試著修正;如果無法修正的話,她則會立刻吞噬掉薄弱的環節。無論是哪種方式,當她離開時,部落都會更加準備好生存下來。


部落的價值觀


榮譽。卓茉卡族的戰士看重生存與榮譽勝於一切。人族的理想是一段漫長的人生以及有意義地死去,一切都是為了龍的利益,他們將這些龍稱為王鱗。作為回報,這些龍會用較強的耐久度以及經驗來保護牠們的人族,讓人族免於敵對龍族以及其他的特殊威脅。


家族。就在巨龍卓茉卡統治部落之時,她的龍種便成為了「家族」的首領,家族是人族以忠誠與彼此保護、而非以血統連繫的團體。家族的定義是以依附於卓茉卡巨龍以及居住於部落龍巢而定。即便家族中會有一些不相關的人,甚至是不同的物種,但這些家族對卓茉卡部落來說是非常真實的存在,犬人、人類、以及艾文彼此以兄弟姊妹相稱,幫助彼此在嚴酷的沙漠環境中生存,並且在龍的防禦之下持續前進。


部落的結構


在龍家族中,人族的孩子 - 包括犬人、艾文、與人類 - 都被集體養大。年輕的孩子常常會被家族間交易出去,從其生父生母身旁離開,搬到另一個龍巢去,對外人來說,卓茉卡族就像一個孤兒的部族,但成員們會說,在他們之間沒有孤兒。部落是他們唯一知道的父母,而對他們來說,部落永遠也不能死去。這個交換系統移除了血緣繼承的概念,因此每個人族的起跑點都相同,而部落中的晉升採實力主義,有前途的學生會提昇階級,因此每場卓茉卡族的戰鬥隊形都是由一位透過鬥志、勇氣、與領導能力贏得地位的士兵進行號令。



卓茉卡的贈禮 / Winona Nelson作畫


龍的守護。卓茉卡族的龍很少吃同部落的人族,事實上,龍會主動保護他們。王鱗會參與龍巢的軍事訓練,並且會注意部落中較弱的龍。有些卓茉卡族的龍甚至會允許人族在鎧甲上用一些牠們的鱗片,藉此同時提供實際與象徵上的保護。


領主的龍語。和大部分其他部落比起來,卓茉卡的人族與龍有著更緊密的連結,因此他們學會了如何應用那既低沈又帶著手勢的龍語。同樣的,與人族緊密合作的龍也常常能流利地說出人類的方言。一般來說,龍會對人族說龍語、人族則對龍說方言,而雙方都能理解彼此的意思。卓茉卡的人族比其他部落的人族更能將龍語的聲音和手勢融入自己的話語之中。


部落魔法


生存魔法。卓茉卡族的魔法集中在增強與保護部落成員上 - 硬化鎧甲、使武器更鋒利、還有振勵他們的士氣。卓茉卡部落的僧侶是世界上最技藝高超的治療師,他們那微小但有效的攻擊魔法常常模仿部落中巨龍的眩光吐息。卓茉卡的士兵在戰鬥中以不敗著稱。



通日師之觸 / Lucas Graciano作畫


禁忌魔法。那是先祖的魔法,曾經有現代卓茉卡人族的祖先施行過,但被龍王認為是某種死靈術因而禁用。有一小群被稱為精靈語者的叛亂者秘密地施行著先祖的魔法,無視卓茉卡的律法而秘密追蹤著人類的血脈。精靈語者會對彼此低語,藏身在卓茉卡領土中稱為「族樹」的森林之中,那裏保存著先祖之魂。他們照顧並且崇拜這些樹,並且知道被發現就代表了死亡。


部族角色


王鱗。貌似帝王、驕傲、又有保護性,卓茉卡部落的巨龍會獎賞對安全的忠誠以及對死亡的背叛。他們是統治者,也是保護者,和下屬保持距離,卻也意識得到那些在忠誠鏈中直屬其下的人們。他們會與部落的士兵一同在前線奮勇作戰,即便他們的生命更加珍貴,龍群有時會在與其他部落戰鬥時讓自己處於相當的風險之中。即便所有的龍都受到崇敬,王鱗則是卓茉卡的龍種當中最老、也最被信賴的一群。


鱗衛。鱗衛是部落中的一般步兵,他們是能夠在片刻就鎖上盾牌並創造堅實防禦姿態的重裝武力。菁英部隊將龍鱗混入鎧甲之中,而較不受寵的鬥士衣著則只能用一般的金屬模擬龍鱗的形狀而已。



卓茉卡族戰士 / Zack Stella作畫


通日師與弄沙師。卓茉卡族的法師會接受攻守兼備的訓練,叫做通日師的法師們會小心地將太陽之力連通成溫暖之光,藉以醫治傷口以及強化精神,或是將它以灼熱之光的衝擊波加以射出。另有一群叫做弄沙師的魔法使用者,他們遵從來自犬人的魔法傳統,召喚沙之風暴,藉以遮蔽卓茉卡族步兵的移動,或者毀壞部落的敵人。


首領。卓茉卡族中階級最高的士兵被稱為首領,他們是經過戰火洗禮並存活下來的資深士兵,被其他卓茉卡的人族視為模範,他們得以受到王鱗與卓茉卡的接見,並且直接得到這些龍的鱗片來強化他們的鎧甲。


部落的建築物


龍巢。卓茉卡領土中遭沙暴侵襲的地形被石質的倒三角錐體所截斷,這些叫做龍巢的結構體是所有部落成員的人工綠洲以及家園,不分人族或龍族。為了讓龍輕鬆進入,這些龍巢的屋頂是開放的,而底部的沈重大門只有在步兵出發作戰時才會打開,其厚牆與嚴酷的沙漠讓卓茉卡的人族只能在龍巢裡,而敵人只能在龍巢之外 - 沒什麼人想改變現狀。


平原 / Sam Burley作畫


活動棲所。在戰時,部落的龍會與人族並肩作戰,藉以確保自己以萬全的狀態到達戰場,龍會由背著大型旋轉平台的駝獸給載到戰場。這個平台也會為龍載送食物與水,牠們可以隨心所欲休息或飛行,而不是試著從空中配合步兵隊的緩慢移動。


部落的地點


阿拉辛以及王龍巢。阿拉辛城從古代就是權力之座,它從地表高高的座落在沙漠之上,圍繞在阿拉辛城旁邊的是卓茉卡族領土中最大的龍巢,那是一座擴張並延伸山丘天險的巨型建築。要塞對於來自地面的襲擊可說牢不可破,而天空又有龍與艾文嚴密的巡邏著。卓茉卡棲息在王龍巢之中,統治著領土中的最大城。無論經濟上、政治上、或是軍事上,阿拉辛都是部落的核心所在。


解放者龍巢。解放者龍巢位於一座岩塔的頂端,是卓茉卡族的土地中唯一只住著龍的地方。這些龍被稱為解放者,這麼叫的理由眾多,沒有任何人虧欠牠們忠誠,也沒有人族在牠們的保護之下。有些龍是因為懲罰或某些狀況得到了此一地位,但許多住在這裡的龍是自願的,因為牠們單純就是對較低賤存在的人生不感興趣。即便牠們對卓茉卡依然極為忠誠,但解放者們離群索居,像那些在成為部落前的祖先那樣生活著。在卓茉卡族的領土之中,牠們特別擅長與其他龍爭鬥,居高臨下,不需人族步兵的幫助 - 或妨礙。


鹽路。卓茉卡族控制了荒漠中的道路,其中也包括了最重要的鹽路,鹽路是運送補給品及軍備到普魯戈龍巢的必經之路,那裡是卓茉卡戰時的前線核心。


部落的其他人物


阿娜芬札。在另一個時間軸中,阿娜芬札曾是可汗,但在這個現實之中,龍王卓茉卡取她而代之。雖然阿娜芬札不是這裏的正式統治者,但她曾是能幹的戰士與有天份的領導。不過,她施行古族樹的崇拜,並因此被處決。那原本該是她的末日,但卓茉卡的軍隊回報,他們看到長的很像阿娜芬札的鬼影與他們並肩作戰並且激勵士氣。精靈語者說阿娜芬札一定是把自己的靈魂給儲放在族樹之中,因此即便是死了,她依然能繼續幫助部落。卓茉卡拒絕承認阿娜芬札精靈的存在,但依然警戒著族樹。



族樹之靈阿娜芬札 / Ryan Yee作畫


拜席爾瑪札。這個犬人是一位卓茉卡族的資深法師,也是通日師與弄沙師之中的大師。她可以一次強化數百名士兵的肉體與精神,或者召喚光之風暴以及沙暴來掃除部落之敵。


指揮官法伊索。這個人類是號令卓茉卡步兵軍團的士兵中最年輕的,他是位強大的鬥士,但他真正的天份在於軍事策略與戰法。憑藉著對空戰的驚人控制力,法伊索在五場成功的作戰中統領數千名步兵以及眾多巨龍,即便是部落的龍群也會在戰略上對他唯命是從。他就像明日之星般發光,但沒有人知道最終遭受敗北之時,他或他的督軍會作何反應。



本文由相关网站(可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转载而来,仅供背景故事爱好者学习交流用, 如作(译)者、原(译)文有误或有其他要求,请不吝指点和提出。